去年受新冠疫情影響, 根本無法好好爬山...
前三季只爬了高島田縱走/北得拉曼/加里山 (等於一季才一次 )
在無密集訓練下, 只能放棄登玉山的計畫!
今年真的想要重啟玉山之行, 5月份開始認真自主運動
確定新冠應該沒有造成肺部的傷害下, 開始安排爬山
2022/6/4 上午:飛鳳山+下午:大灣坪古道接新溪洲山
2022/7/13 宜蘭抹茶山(待整理完後貼上紀錄&連結)
2022/7/26 新北第一高峰:塔曼山
2022/8/6 陽明山東西大縱走
以及2022/8/21這天的<北插天山>
2022/8/27 計畫高島縱走二刷
該做的功課依舊:下載離線地圖,準備好糧食與飲水, 帶著緊張又敬畏的心情出發!
不囉嗦.... 直接把時間表整理出來, 更能一目了然這趟登山的過程~
會選擇這樣的走法有兩個主因:
第一:CT103 木屋遺址-北插三角點, 該路段2022/5/1起封閉3年
第二: 據說小烏來進北插的行走距離是最短的
所以路線不是 CT101(黃線) + CT106(綠線) 原路直接來回
就是可以接其他支線繼續暢遊北插自然保護區(很大的一個保護區啊!)
我因為想要看赫威神木群, 所以再去走了 CT105-1(桃線) + CT105(橘線)
以下就沿時間路線, 貼一些美景來分享給大家欣賞吧~
早上 8:30 在林間的光線好美
早上 9:00 看似危險區域應快速經過 又覺得已鋪上綠苔的大落石好美 佇立了幾秒鐘
沿途都有[水鴨腳秋海棠]可賞
9:14 拉繩過大石壁(抑或是無水的溪底?)
9:33 來到最重要的位置:[四叉路口] 取正前方繼續往多崖山北插天山方向走
山中濕氣很重 所以枯木上可常見到多種蕈菇
沿途拉繩的路段很多 我們算幸運,都沒遇到午後雷陣雨
10:49 來到[大門牙(岩戶分遣所遺址)]
11:24 抵達多崖山 此段大概是北插之行最少樹蔭的地方 同時也是望遠視野最好的一段
11:44 終於登頂了人稱百岳練習場的北插天山啦
在此吃完中餐, 補充好體力後 12:22下山繼續前往赫威神木群
12:40 怎麼下來怎麼上去... 真的是好陡啊!
12:46 多崖山三角點附近這個厚厚的植披很吸睛
特寫來一張 真的很特別
13:31 回到[大門牙(岩戶分遣所遺址)]
14:16 失去生命的樹木仍有其精彩的演繹
15:00 又來到這關鍵的[四叉路口] 以我們路徑來說在這裡要左轉, 往木屋遺址方向前進
15:17 經過一迷你可愛的土隘口
15:34 這個叉路讓我們停了一下 稍作休息並確認好方向後才繼續前進(沒錯...就是左轉)
15:39 來到有名的"水源地" 這裡有石桌椅, 甚至還有拉帆布當帳篷頂
15:45 第一棵神木:塔開神木 (北插天山又名塔開山)
15: 58 抵達[木屋遺址]
16:09 開始經過赫威神木群, 是台灣地區海拔最低的紅檜巨木群(海拔約900~1200公尺)
此趟旅程能順賞一棵又一棵壯碩的神木(樹齡約為800至2000年), 非常值得!
▼地形關係, 繞道背面才能拍出神木的巨大
像是裙擺的樹根是紅檜的特性 所以多年後會有這樣的樹洞
16:24 編號no.15神木 與附近兩棵巨木(維基百科說十三、十四號神木)
16:27 八仙神木(八號神木)
這個八仙神木讓我們讚嘆許久,底下的大樹洞甚至已是一個成人的身高了
不過很糗的是.... 當我們穿越八仙神木後, 在背面才看到警告牌請勿從中穿越
16:45 赫威神木 依偎在神木的懷抱中感覺很棒
16:49 卜派神木( 一號神木/魔鬼巨木) 因其扭曲光滑的粗壯枝枒看起來相當猙獰而得名
這趟北插天山+赫威神木, 大約走了14.1Km, 花費了我們將近10.5小時
後來看了軌跡圖, 有點像 「9」我最愛的數字呢! 對我來說是個意外收穫
提醒:離線地圖真的超級重要! 我甚至覺得可帶兩支手機一隻供離線地圖查詢專用
因為照相時不小心滑動到app 導致本次的行走有一段是未真正紀錄的
還好同行友人也有下載好離線地圖, 可以支援後面的路線確認
後記:
北插天山走起來雖然真的頗累的, 但風景也真的不錯
雖然人詬病最多的是"到處都蒼蠅"... 但我們遇到比較多的卻是"蜜蜂"
而且蜜蜂還很兇, 數次對我們發動攻擊叮咬
回家後隔一天我大腿還腫了一大丸(硬硬的)... 還跑去看皮膚科醫生
(請忽略我的腿毛 我很害羞, 也會傷心 XD)